close

工藝相關名詞解釋? <11/23更新> 已有80條...

這是中心志工編輯手札時想到的項目,目的是希望能在手札中增加一點點工藝相關的小知識。
因為這個徵稿小遊戲希望每人都提供4個詞條,每個詞條40字簡述,可由材料或技法切入。

為了讓大家都看到已經提供了些什麼,就公佈於此了。
那麼以下就是這些專有名詞解釋,暫時置頂陸續增加。
 



漆藝 <17條>

生漆︰割破漆樹外皮所留下的乳白色汁液。經過與空氣接觸氧化逐漸變成琥珀色持續接觸則轉為黑色,且不可逆。

透明漆︰生漆以不超過45度加熱攪拌,生漆中水份部份蒸發掉後,形成透明麥芽糖的顏色(或說琥珀色)。又分為有油漆、無油漆。

黑漆︰生漆精煉過程中加入氧化鐵,自然產生氧化作用而成。

色漆︰無油透明漆添加礦物顏料或加植物性染料,經研磨後成色漆。

生漆主要成分︰漆酸(漆酚、漆酶)水份、膠質、油脂。

生漆的優點︰耐酸、耐鹼、耐熱(250度)不易沾灰塵、防水等。

生漆的缺點︰
不耐磨、怕紫外線等。

漆器︰漆是液體,不能獨立成型,一般需要塗抹於物體上以成器物,此物體稱為胎體,無論何種材質的胎體外表用漆來作保護與裝飾,這就是漆器。

剔紅︰所謂的剔紅,是在紅色為主的漆器上,將圖案紋飾以外的部份剔除,留下紅色圖案與非紅色的地紋。

戧金:戧金,在漆器上刻出線條細點紋飾,並填入金漆、貼上金箔、使花紋呈現金色,表現漆器紋路的立體感。

螺鈿:利用漆的黏性,在漆器上貼附貝殼、金屬片呈現花紋的裝飾技術。(使用金屬片稱金屬鑲嵌或平脫技法,一般螺鈿指的還是貝殼物)

脫胎漆器:利用土製成胎體,將麻布跟漆層交互重疊於土胎,待乾固後,用水將土胎沖刷除去,只剩漆和布的結合體,器體相當輕盈且耐久。

變塗:趁漆器半乾時用引起料製造凹凸表面,在用不同色漆分層髹塗研磨,產生絢麗色澤。(廣義來說變塗的方法相當多...可以的話把細節寫出來吧XD)

罩漆:用透明漆罩住漆器本身色彩做髹飾,使漆器表面更加光滑潤澤。

竹篾胎漆器:以竹篾(片)為胎底,製成的漆器。

髮刷︰利用女人頭髮製作的刷子可用於鬆漆。頭髮篩選後以煤油加生漆黏固覆蓋木片,使用時前端消去木片如同鉛筆一般逐漸使用完畢。

篦︰其實就是刮刀,用途相當多可調合色漆、刮漆灰...等。


竹 <9條>

竹編所使用的工具:刮青刀、剖竹刀、劍門。

竹編取材︰以桂竹為主,桂竹彈性佳、節距長、直徑差異小。

存三去四莫留七:古人採竹的經驗法則,三年以下的竹子太嫩含水率高,不適合加工且容易腐壞。七年以上的竹子太纖維太老,雖不適合加工也要砍伐,以免阻礙其他竹子生長。

採竹季節:以秋冬季為主,此時竹子含糖量及含水量少,採取後較不易蟲蛀或發霉。

竹子存放:避免日曬,直立放置於通風良好的場所。水煮去除糖份後乾燥可防蟲蛀。

取竹篾的步驟︰1.先將竹青外皮刮掉,2將竹子分成32等份,3依所需要的寬度修整。

平編底 :經緯篾片壓一挑一上下交編,緯篾不留空隙,是應用最廣的編法。 

四角孔編底 :經緯篾片挑一壓一上下交編,距離相等平行排列,留四方孔。

留青陽文雕︰竹雕技術,竹刻時留下竹青作為主體,其餘部份刻去之陽雕。


陶瓷 <13條>

釉下彩:將顏料直接塗在未上釉的瓷胎上,再進行上釉。由於顏料被包裹在釉之下,使得色彩能夠長期保存,並不易被磨損,但入窯後顏色容易產生變化。

釉上彩:將未上色的瓷胎上釉後放入窯內燒結為素瓷,待冷卻後再進行上色,並放入相對低溫(約700℃—900℃)的窯爐中進行二次燒結。

鬥彩:成品具有釉上彩及釉下彩的作法,取其釉色鬥爭之意,為鬥彩。

氧化燒:土胚及釉料中含有氧的成份,燒成過程中,窯內氧氣供應充足,未利用胚體及釉料中氧成份,燒製成品為氧化燒。

還原燒:土胚及釉料中含有氧的成份,燒成過程中,窯內氧氣供應不足,因高溫燃燒強制利用土胚及釉料中的氧份助燃,燒製成品為還原燒。

柴燒:不上釉,直接燒陶時的木柴落灰在陶器上形成灰釉,燒製古樸、色澤多變的陶器。

南投陶:泛指南投地區範圍生產的陶器,過去南投以田土為原料,以立體浮雕或鏤空雕刻製作出實用器物。

炻器:二次黏土燒製溫度超過1200度,已達瓷化現象的燒製器物。

磚雕︰依其施做步驟可分為窯前雕與窯後雕兩類,磚雕亦可稱為磚刻、磚畫、畫像磚。 

窯前雕︰入窯前對軟土胚進行雕刻,可以做大幅度造型雕刻且較為圓滑,缺點可能在燒成時變形。 

窯後雕︰入窯燒成後雕於磚上,雕刻造型較受限制困難施工,但無窯前雕之缺點。

結晶釉︰結晶釉大致可分為兩類型,一為細小結晶狀的無光或半無光結晶釉,另一為大結晶如開傘狀或開花。通常釉料為氧化鋅或氧化鈦。

交趾陶:是一種低溫鉛釉軟陶,釉藥的成熟溫度大約在攝氏七、八百度左右,以亮麗的色彩及豐富的變化著稱。


 染織 <6條>

天然纖維材料:天然纖維材料可從植物(如:麻、棉…)、動物(如:羊毛、蠶絲…)、礦物(如:玻璃纖維、金屬纖維、石棉…)中取得。

香蕉纖維:砍倒香蕉樹後刮去樹皮取其莖,經過曬乾刮取其纖維。未開花結果的香蕉樹取得之纖維較有韌性。

鳳梨纖維:鳳梨纖維取鳳梨之葉,去除表面後洗淨,色白如絲,質軟抗張力。

蠟染:以毛筆或蠟刀沾取融化的蠟液體,於被染布上繪圖後進入染缸,利用[蠟]防染特性製作出花樣。

扎染:織物在染色時利用棉繩、橡皮筋等將織物部分結扎起來,使之不被染色,進而產生花紋的一種技法。

型糊染:把型版置於織物上,應用黃豆糊、糯米糊作為防染糊料,塗於型版進行防染,在織物上呈現精美花紋。


石雕 <6條>

石雕工藝:自然岩石經由切割、雕刻或研磨等加工方法製作。

線雕﹕圖像或文字旁用雕刻刀雕刻去以加重突顯作品稱為線雕。

陽雕﹕將鉤邊外圍表層刻除,使文字圖案凸顯於鉤邊上的一種雕刻手法。

陰雕﹕又稱沉雕,指使文字圖案凹陷於鉤邊下的一種雕刻手法。

浮雕:又稱凹凸混合雕,利用材料的厚度,雕刻出深淺不一的形狀,使作品產生層次感的手法。

壓倉石:古早往返兩岸間的商船,回程時將石材置於船底使航海保持平穩,壓倉石上岸後常被運用為建材。


玻璃 <3條>

玻璃:主要成分百之七十為矽砂(二氧化矽)、其他組成物為蘇打粉、碳酸鈉、碳酸鉀、石灰、鋁土及鉛丹等。

琉璃:琉璃與玻璃間的關係因時代、加工方法、喜好等因素有所不同,有時琉璃即是玻璃。

水晶琉璃(鉛玻璃):目前一般所謂的琉璃係指流動性、透光性均佳、色澤鮮豔、易於加工的鉛玻璃,因晶瑩剔透若水晶,被稱為琉璃水晶或水晶琉璃。


木 <11條>

異木鑲嵌:木工細作,利用數種不同材質木頭雕刻鑲嵌,可產生色澤紋路差異變化的精巧技法。如:茄冬入石榴、肖楠入茄冬、紅木入茄冬…。

木工鑲嵌:除異木鑲嵌外,有鑲石、鑲瓷、鑲玻璃、鑲牙…,請注意,鑲牙是指鑲貝殼而非動物齒類。

心材:樹幹中間色澤較深的部份,其含水率滲透性較低,耐朽力較強。

邊材:心材外緣,色澤較淺相對心材,含水率滲透性較高,易受腐朽及蟲害。 

木材變形:木材因含水率變化造成變形,弦向與徑向變形比率不同,不會等比縮放,甚至有時會有翹曲的現象。

榫接(榫卯)技法:木頭切成精密的榫頭一凸一凹將兩支木頭完美結合,不需要螺絲、鐵釘就非常牢固,這種施工法已漸漸失傳。

卡榫︰結合處為雙凸雙凹,組合後結合處即形成一根支柱,強度極佳稱為卡榫。

木雕透雕:在雕刻製作時,將木材料鑽孔穿透,用線鋸或雕刻刀具,刻出所繪製的圖案,穿透木材的方式來表現作品。

木雕鑲雕:主題素材加以陰雕,再依雕刻的圖案鑲入薄石片、貝片、象牙 片或不同色澤的木片,以表現出雕刻圖形的突出效果。 

木雕刺雕:在木雕刻物表面以斜口刀或尖錐刺成圖形、花紋,達到木雕裝飾的技法。

薄木材:利用旋刨方式將木料刨成連續薄片,其成品可製成蒸籠,膠合後可製成積層材料或曲木家具。

 


 

其他: <14條>

臺灣工藝設計競賽:由過去國家工藝獎及工藝之夢工藝設計競賽兩項合辦。分為傳統組及創新設計組兩大項目。 

藺草編於女性地位之提昇:江南婦女半邊天,曾出現於99年學測,意指紡織事業興起婦女社會地位提昇,同樣苑裡也有[生女兒才有價值]之說。 

海(鹹)草編︰過去來說海草編即是藺草編,因藺草種類不同,有的生於海邊溼地此類屬之。

噴沙:利用空氣吹出微小金屬顆粒,對物體表面進行撞擊侵蝕,可產生顆粒或霧化的凹陷。

搪瓷:又稱琺瑯,指將玻璃或陶瓷質粉末熔結在基質(如金屬、玻璃或陶瓷)表面形成的外殼,多爲彩色具有藝術美感的花樣,用於保護和裝飾。

一才:一才=一台尺平方,約30公分平方(一台尺=30.3公分)。玻璃、木板、壓克力...等平板都可以這樣用。

蓪草紙:取圓蓪草之莖分級曬乾後裁成適當大小,經過撩草步驟將其刨成如紙張一般的薄片。

撩草(蓪草紙):將蓪草莖擺放於特製盤面,左手旋轉蓪草,右手持刀刨剝,逐層轉削,製成薄紙。

拼布材料︰棉質類紗質類。

拼布技法︰分小片拼接.先接成條狀.再拼接成面狀,再進行壓縫.包邊就呈現大拼被貼布先設計圖形再進行色調貼縫。

鎏金︰表面裝飾技法,將器物清理乾淨塗抹金汞合金液體,再將汞蒸發留下金於表面上。由於汞有劇毒現在較少使用。

銀土:銀金屬細末、化學結合劑及水為原料調和製成之材料,可以捏、刻、切等方式塑形,經過燒烤(650度左右)蒸發結合劑及水分,殘留之銀金屬,其銀金屬純度可達99.9%以上。

蝕刻︰先必須先塗抹防腐蝕劑遮防圖案,再將材料浸泡於腐蝕劑(通常為硝酸)內,可留下化學蝕刻之圖案。根據材料強度或特性選擇腐蝕劑,強腐蝕劑為硝酸:水=1:4,弱腐蝕劑為1:8。

中國結:用多種技法有序製作,最大的特點每一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繩完成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d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